我大概廿幾年前開始接觸韓國車,當年香港市場嘅韓國車品牌都唔少,除Hyundai同Kia外,仲有Daewoo同埋SsangYong。當年嘅韓國車畀我嘅印象只有一個,就係平價!一部小房車,日本品牌賣12-13萬,韓國車就賣10萬有找,而且更有可能比同級日本車大部,未知佢抵唔抵食之前,都知佢夠晒大件。廿幾年前嘅韓國車就係以此生存,今日嘅韓國車又如何?只要稍有留意車壇消息都知,韓國車仍然比歐、日對手平,但今時今日我會話佢「抵買」,唔係平咁簡單。以平價爭取市場佔有率呢一招,韓國車一直玩緊,但一味平都唔係辦法,所以韓國車由廿幾年前買Mitsubishi同Benz引擎,再到十幾年前由歐洲設計師主理車身設計,喺廿幾年間極速發展,比70年代嘅日本車發展得更厲害。
身為韓國車龍頭企業嘅Hyundai,最新企劃已經唔再單純賣數量、賺大錢,係要喺高性能車佔一席位,正正係中國人所講嘅「發財立品」。高性能車一定唔係最賺錢,但佢係最好嘅Marketing技倆,只要有一款車贏出國際賽,之後再量產推出市場,就係最好嘅Brand Building工作。所以Hyundai就設立「N」系列,頭炮就係i30 N。
i30 N Hatchback版本可以話係「N」系列嘅招牌作,喺賽場同銷量上都有好好表現。
Hyundai為令「N」系列一炮而紅,當然投資不菲,又搵BMW工程師,又不惜工本參加不同國際賽事,但歸根究底都要產品真係有料到先得。i30N喺去年到香港,更迅即被各大汽車傳媒大力推介,一時話係「GTI殺手」、一時又話「性價比超高」,去年筆者只是簡單試過一小段路,未算有好深印象,最近代理已推出旅行車版嘅i30 Fastback N,我們有幸進行評測之餘,相隔個多星期後代理更借出揭背版i30 N供我們長測,今次終於可以試真一啲,亦可以體驗一下兩個版本冇乜分別,所以今次試車報告由兩部唔同場嘅車組成。
Fastback版車身比Hatchback版長咗120mm,但軸距維持喺2,650mm水平。
Fastback版嘅尾箱地台長咗少少,而且仍然有一條粗壯嘅Room bar,用作加固車架剛性。
從車廠發佈嘅資料,兩部車嘅分別就只有外觀,而且集中車尾部分,如你將先推出嘅揭背版視為玄門正宗,咁Fastback版嘅車尾就好似僭建物一樣睇唔順眼。而事實上Fastback版嘅外觀比例係有啲怪,佢唔似Audi A5 Sportback或M-Benz Shooting Brake車系咁易入口,實在要少少時間先可以令人覺得順眼。但實用性方面,Fastback係會比揭背版好,筆者就有一位朋友因為要顧及小朋友需要而揀選Fastback版,相信係為咗吞吐大量小朋友嘅出行用品同手推車吧。由於Fastback車尾用咗傾斜設計,所以後座頭部空間同揭背版幾乎冇分別,買Fastback定Hatchback,真係視乎你想要咩樣,我個人就會揀Hatchback揭背版喇,成個外形緊湊啲,冇咁累贅。
駕駛感、引擎輸出,以至波箱表現,兩個版本可以話99%相似,剩餘1%大概要駕駛至比較極端先有分別,例如極速風阻、高速車身滾動等等,恕我無能為力試唔到呢啲喇。不過同揭背版i30 N多日嚟相處,總有幾點深刻印象,首先係引擎電腦過份聰明,應做嘅做到,唔想佢做都做埋!講緊係佢個「REV Matching」自動補油功能,可以自動喺拖波時補油,令轉數齒合更順,右腳唔需要趁住左腳踩極力子一剎去向油門補油,可以專注踩迫力,完美代替棍波高手引以自豪嘅「踭趾動作」,真係人人都可以成為棍波高手,而且由電腦負責去計算補油量,一定比右腳踩油更準繩。「REV Matching」可以手動開關,甚至因應駕駛模式已調節反應,完全唔會影響「真正」棍波高手一展身手嘅雅興,但i30 N有個「起步輔助功能」我就唔知點樣整熄佢。呢個功能主要係1波起步時,電腦會喺極力子接近磨擦點時畀少少油,就算你唔踩油門、只係慢慢鬆開極力子都夠力起步,好似啲柴油商用車咁。但問題係,當電腦感覺到你右腳稍向油門施壓,呢個輔助功能就會突然消失,如果稍一分神畀少啲油,就會當場死火,要一定時間去適應,尤其當塞車慢行時,記緊右腳唔好踩油門。
不論係乜嘢版本嘅i30 N,車廂陳設都係一個樣,最重要係暫時只得六速棍波。
「REV Matching」系統都可以按用家需求調節補油反應,就算係棍波新手都唔使怕,一定完美補油唔會「跑馬仔」。
老實講,i30 N有成275匹馬力同35.9kgm扭力輸出,未試車都知佢可以有凌厲嘅行車表現,實際試車多日其實大多數時間都將行車模式設定至最激進,即係引擎輸出、REV Matching、排氣喉聲、懸掛及轉向反應等等,都用「SPORT+」,純粹出於享受佢全時間嘅爆炸式喉聲,同埋有少少扽但又好貼伏嘅行車表現,佢嘅入彎表現其實未去到Type R嗰啲咁斬釘截鐵,反而有啲柔韌,明明接近突破輪胎極限,但仍然好似想你再快啲入彎咁。雖然用最激進模式係可以滿足到我,甚至絕大部分「快車」迷,但部車又唔係得一個位,總會接載一下乘客吧,所以我亦試過邀請親朋戚友作白老鼠試坐,普遍都接受唔到我喜愛嘅Hardcore模式,要將所有設定都調校至Normal或更斯文,乘客先會收起咒罵聲。由此可見,i30 N其實有較斯文、較易為人接受一面,買家可以當駕駛模式係一個變身掣,一撳就變身車手,再撳又變回乖仔、好老竇。定位上,i30 N會比其他品牌嘅同級車平易近人一啲,就算車內設備更高級、更完備,車價都係平過人,36萬有找嘅車價,可以買到啲咩?大概買到部VW Golf GTI Performance,但Golf GTI Performance只得245匹,比i30 N足足少咗30大匹,而且設備上唔及i30 N。
前座唔係咩Recaro名牌嘢,但承托力確實唔錯,而且仲有電動調校。
對比前座,後座承托就一般,不過用上仿猄皮就可以提升磨擦力,pat pat冇咁易左跣右跣。
我從代理借嚟i30 N用咗3日,總共行咗208.6km,話長唔長,話短唔短,我諗半缸油都未用到,好彩試車路段都叫做多元化,有過百km/h嘅高速巡航,亦有山路激走,得出平均耗油係12.2L/100km,如以現時冇折扣油價$17.94/L計算,i30 N嘅實測油耗約$2.19/km,以275匹馬力、2.0公升Turbo跑車嚟計,實在合理,如果用有折扣油,再加上斯文啲揸,$1.5/km不是夢。
我唔想再講咩「放低品牌成見」,因為Hyundai已經係一間非常具規模車廠,近20年嘅進步可以用神速嚟形容,喺唔同嘅汽車範疇都有好好成績,試問有幾多間車廠可以喺日用車、賽車、混能車,以及電動車領域上都有好表現?再者,喺歐美市場早已將Hyundai視佢如Toyota或Nissan等日本大品牌咁看待,而且同級車價往往便宜一啲,香港市場、又或可以話亞洲市場,全都崇尚德國車,反而歐美用家就真係睇品質揀車,香港人真係唔好盲目跟風,要睇清楚、諗清楚。
其實i30 N嘅引擎輸出已經係同級前茅,唔好睇小韓國冇高性能揭背車。
試咗Hatchback版i30 N幾日,行咗200km有多,得出平均耗油量係12.2L/100km,算係唔錯。
Hyundai i30 Fastback N Spec.
引擎:1,998c.c. 直四Turbo
馬力:275ps/6,000rpm
扭力:35.9kgm/1,450-4,700rpm
傳動:6前速手動
車身:4,455 X 1,795 X 1,419mm (4,335 X 1,795 X 1,451mm)
軸距:2,650mm
0-100km/h:6.1秒
極速:250km/h
車價:$358,800 ($348,800)
查詢:3428 8288 Hyundai Hong Kong
()內為i30N數值
Text:Chris
覺得這文章有用?按下面的按鈕分享給你的朋友
16 Jul 2021
14 Jul 2021
18 Jun 2021
10 Jun 2021
07 Jun 2021